自动对焦主要分为两种情况,除了单次自动对焦外,另一种就是连续自动对焦。连续自动对焦也称为伺服对焦。
就是半按快门对焦之后,相机会锁定目标物或锁定对焦区域,一旦目标与相机之间的对焦距离改变了,相机会自动跟焦。
在你使用连续伺服对焦时,要在开始时选取对焦点,换而言之就是告诉相机一个明确的目标,它才能进行跟踪。
根据伺服对焦的特性,这种方法最适合拍摄运动中的目标,例如运动、赛车等等。
四、完全自动对焦
如果你选择的是自动对焦而不作任何调整,当你的手指半按快门时,相机就开始自动帮你选取对焦点了。
这是最简单、最省事的办法,尤其是当你需要抓拍,或是没有时间主动选取对焦点时。
但是相机自动选取焦点也有弊端,比如说你不能选择自己想要的焦点,相机自动选取的焦点往往是靠近画面中心的物体。
但有很多时候我们选取的焦点在画面中的其它的位置(例如黄金比例点),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手动选取对焦点了。
五、手动选取对焦点
手动选择合适的对焦点,综合了自动对焦以及手动对焦的优点,能够帮助你最大限度的掌控画面。
尤其是拍摄风光、静物和肖像摄影这种有充分时间准备的题材。你在取景框内可以看到对焦点的指示,然后通过按钮选取你想要的对焦点。
接着半按快门开始对焦,虽然花了一点时间,但是更容易帮助你拍出你想要的画面。
六、人脸识别
然后把它当做对焦点进行跟踪和检测。这个方法最适合拍摄爱动的小朋友,只要开启这项功能。
相机的对焦点就会一直锁定在小朋友的脸上,不用再担心每次拍照都不配合的熊孩子啦!
七、先对焦,后构图
尽管现在的相机技术越来越成熟,越高级的相机会有越多的自动对焦点供你选择。
但是不能保证你所需要的对焦位置每次都有自动对焦点,面对这种情况,你可以尝试对焦后重构图。这个方法非常方便。
虽然有时为了重构图的需要,你的相机位置会产生轻微的偏移,但这种程度上的偏移并不会使焦平面发生变化而产生脱焦的问题。
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弱光环境的拍摄,即在目标处使用中心点对焦(通常来说,中心点对焦效果最好),然后移动相机重新构图。
八、后键对焦
平时我们半按快门,相机就会自动对焦,全按的话就会拍照。其实我们也可以通过设定,将这对焦和拍照两个功能分开,让快门只保留拍摄功能。
将自动对焦功能放在机背的AF-ON这个按键上面,即在半按快门的时候不会对焦。AF-ON这个功能适用于主体位置会随时变化的情况。
例如生态摄影、运动摄影或新闻摄影,就常常会使用到它。使用方法,就是把对焦点设定成中央单点对焦。
在拍摄时,按住AF-ON,以中央对焦点不断追踪着主体,直至对焦准确及构图完成才按下快门。
使用AF-ON的另一个优点是减少了重新构图的麻烦。很多时候,我们需要连拍一些照片,如果每次拍照前都要半按快门对焦。
反复重新构图再拍摄,这会为我们带来许多不必要的操作。而使用AF-ON就可以一直追踪你想要拍摄的目标,适时按下快门即可。
九、超焦距对焦
超焦距的概念听起来很复杂,其实很简单,它是指当镜头对焦在无穷远时,景深前界(离镜头最近清晰点)到镜头的距离。
换句话说当镜头对焦在无穷远时,从超焦距点到无穷远的画面全部都清晰。最快的对焦就是不对焦,这句话深谙超焦距对焦的原理。
手动将镜头的焦距调整到最大,只要保证被摄对象处于最近清晰点之外,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拍摄了。
很多街头抓拍就是使用这个技巧。PS:如果是广角镜头采取这种方法,会使画面的景深达到最深。
十、景深合成
这是北美的风光摄影非常喜欢使用的一个办法,对于层次感明显的画面,你可以拍摄不同对焦平面的照片。
然后用这个技术把它们合成,让画面的每一处都变得清晰起来。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是拍摄静物,一定要严格保持相机的参数和被摄者的距离。
最好是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,使用同一个焦段,然后改变不同的焦平面多拍几张,最后合成,从而得到一张前后完全清晰锐利的照片。
若有侵权,烦请联系我们删帖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